2008年3月14日星期五【第七天】天晴
原訂行程:台南萊庭會館 → 億載金城 → 德記洋行 → 東興洋行 → 延平街古井
→ 安平古堡→安平小炮台→赤嵌樓。
住宿高雄市統茂飯店
實際行程:台南萊庭會館 → 赤嵌樓 → 億載金城 → 安平小炮台 → 東興洋行
→ 安平古堡 → 德記洋行(安平樹屋) → 七股鹽山 →
高雄市真愛碼頭。
住宿高雄市統茂飯店
今天大清早便下床了,早餐於萊庭會館,費用已包括在房租內。早餐是中西式自助早餐,種類不多,味道一般。
上圖綠色的標示就是萊庭會館,你看赤嵌樓和安平古堡位置,是否距我們住宿的萊庭會館很近呢!
早餐後便回房間把已執拾妥當的行李放上車子上,在09:00便開車往今天的第一個景點 ─ 被列為台灣一級古蹟的赤嵌樓。
赤嵌樓位於台南市民族路212號,距離萊庭會館相當近,只有15分鐘的車程。
赤嵌樓
明永曆四年即公元1650年,荷蘭人在「赤嵌樓」的現址築城防禦,並成為當時的商業及行政中心,當時稱為「普羅民遮城」,漢人稱之為「紅毛樓」或「番仔樓」。
鄭成功入台驅逐荷蘭人後,改普羅民遮城為承天府,後來充作火藥軍械庫,屢經戰役和天災,屋宇已傾圮殆盡。直到乾隆十五年即公元1750年加以整理,成為文人墨客憑弔攬勝之處,更因為有「赤嵌夕照」的美名,日據時代被選為當時「台灣八景」之一。
從咸豐年間起,更陸續興建中國式的樓閣建築︰「大士殿」、「海神廟」、「蓬壺書院」、「五子祠」和「文昌閣」。日據時期,曾改為陸軍醫院,其中「五子祠」遭天災坍塌後,又改為學校校舍,不久又修葺為歷史館。光復後,經過幾次大規模整修,僅存荷式城堡遺蹟、文昌閣和海神廟供人憑弔。
赤嵌樓
赤崁樓前面九座贔屭碑,此為乾隆五十一年即公元1786年,林爽文事變後,乾隆皇帝親撰詩文表彰福康安的功勞所設。碑文有漢、滿文兩種。但不知道是否屢經戰亂,碑上的文字已不甚清楚了。
文昌閣原屬於蓬壺書院的一部分,文昌閣1樓是文物陳列室,特別的是,展示赤嵌樓歷年修護工程圖解及維修的過程中,所保留下來的柱珠、木雕與剪黏裝飾等。原物雖已腐朽褪色,據此卻仍可想見赤嵌樓昔日木構架的風華外貌。2樓主要用來供奉魁星爺。
蓬壺書院位在赤嵌樓的西北側,兩者關係密切。光緒十二年即公元1886年,台灣知縣沈受謙為提倡文教,在赤嵌樓北側購地,並利用已毀的普羅民遮城堡殘基,興建書院,其中包括有門廳、講堂、文昌閣、五子祠等建築。
幾經滄桑後,如今整座書院僅剩門廳供人憑弔。門廳為典型閩南建築形式,兩邊間的綠釉花窗搭配的紅磚牆,顯得極為古雅。
開放時間:08:30~19:30
門 票:台幣50元(港幣12.5元)
交通資訊:在台南火車站前,可乘17號公車在赤崁樓下車。
遊覽完赤崁樓後,便開車轉往位於台南市金城里,在安平附近億載金城。億載金城是中國人花錢蓋,請法國設計師設計,作戰時則用英國、德國的砲、美國的步槍,洋味十足!
始建於清同治13年,即公元1874年,在清光緒2年,即公元1876年完工,目前列為台灣第一古蹟 ─ 億載金城。
億載金城導覽圖
購票後便進入由西洋式紅磚建築而成的億載金城,經過城池前面的引橋及護城河,便可經此5米高的圓拱城門走進去啦,抬頭望見城門上 有沈葆禎的手筆[億載金城]的四個大字。
在城門內拍攝的,有點像走進了時光隧道的感覺呀!
在城場內士兵訓練操場
走進士兵訓練操場,回望城門,城門上刻上的四個字是萬流砥柱也是沈葆禎的手筆。
城外引海水為護城河。
城上設有大砲,故稱大砲台,另稱安平砲台、三合土砲台等。
大砲比我還要高呢!
清同治十三年即公元1874年,清政府為了阻止日本進犯台灣,特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積極治理台灣。沈保楨到達台灣後,奏請建造仿西洋式砲台一座,以做為防守海口阻遏日軍之用,即今日所見的億載金城了。
開放時間:08:30~19:30
門 票:台幣50元(港幣12.5元)
停車收費:台幣30元(港幣7.5元)
交通資訊:在台南火車站前,乘15號公車,在永華路與光州路交界下車,依指示標誌步行約30分鐘,便可到達億載金城了。
在億載金城逗留了約一個小時,我們便到下一個景點 ,位於安平區,安平路與安北路交界。建於清道光20年,即公元1840年。現為台灣的第三級古蹟及24小時免費開放的安平小砲台了。
這兩尊鐵鑄砲,並不是原物,是在1985年仿製的。
我們在安平小砲台逗留了10分鐘左右,便往鄰近的德商東興洋行。
德商東興洋行原址,原辦公室外面,已轉變成為喝咖啡的地方。
東興洋行
辦公室
在清光緒年間,即公元1875至1895年,德國人在安平開的東興洋行與安平小砲台相距其實是很近的。當時東興洋行的主要業務是樟腦和糖之出口買賣及輪船公司之代理。
列為台灣三級古蹟的德商東興洋行與先後開業的英商德記、怡記、和記、和美商唻記,合稱安平五大洋行。最後在光緒21年,即公元1895年無法維持而宣告關閉。
地 址:台南市安北路183巷19號
門 票:免收門票
開放時間:08:30~17:30
離開東興洋行,我們便步行前往距東興洋行只有幾分鐘的步程,台灣的第一級古蹟,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堡,自公元1624年以來有多個名稱,奧倫冶城(Orange City),熱蘭遮城(Zeelandia City)、紅毛城、安平城、台灣城及現時的名稱安平古堡。
荷蘭人於公元1624年,在安平建造了台灣第一座城堡,也就是現在的安平古堡。
鄭成功雕像及瞭望台
公元1661年,鄭成功驅逐了荷蘭人光復台灣後,熱蘭遮城也稱為「王城」或「台灣城」
紅頂白牆的高塔建築是暸望台,建於日治時期,不屬於古跡。登上塔頂,除可俯瞰熱蘭遮城的半圓堡遺跡外,還可遠眺安平街景。
南城壁遺跡,城壁高三丈餘,將糯米汁、糖水、蠔殼灰混和成泥,以紅磚砌成。深色的紅磚,是荷荷蘭人由印尼、爪哇運來的;較淺色的紅磚,是後來明朝鄭成功時代增建時,自福建廈門運來的。
開放時間:08:00~17:00
門 票:冶幣50元(港幣12.5元)
交通資訊:在台南火車站前,乘15、33或100號公車,在安平古堡站下車。
地 址: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
在安平古堡遊覽了接近一個小時,便離開到另一個附近的景點 ─ 延平街古井。但是總是找不到,最終只有放棄。
現借來這一張古井的照片,以作紀錄。
這被列為台灣第三級古蹟的延平街古井,是於清咸豐年間,約公元1851年至1861年開鑿的。對於長年生活在環海地區的安平居民來說,是當時不可缺少的重要民生用淡水來源的水井。
因為肚子的鐘聲響起了,我們便到今天的用餐地點 ─ 周氐蝦捲。
周氏蝦捲始創於1965年,當時以售賣多種小吃為主,而蝦捲僅是其中一道菜。到了1980年左右,將原本的蝦捲加以改良,以新鮮蝦仁為主,做成的蝦捲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因此便改以售賣蝦捲為主,魚羹、擔仔麵、蝦丸及虱目魚丸湯亦有售賣。後來用了本身之姓氏〝周〞為店號,取名為〝周氏蝦捲〞。
食完鮮甜味美的周氐蝦捲午餐後,便步行回東興洋行取車,前往英商德記洋行。
洋行是鴉片戰爭以前,清廷特許在廣州經營對外貿易的行號,即是外國商人在中國設立的企業機構。
原英商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6年,即公元1867年,當時經營茶葉出口貿易,並辦理保險及銀行代理。
清光緒21年,即公元1895年,台灣割讓日本以後,德記洋行仍繼續營業。
清宣統3年,即公元1911年,德記洋行關閉。
民國68年,即公元1979年,市政府將德記洋行收回並整修,成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我們在14:20結束了在安平的行程,開了30分鐘的車,前往台南長白山之稱的七股鹽山。但在到達七股鹽山之前才記起,並沒有品嚐安平的另一美味小吃同記安平豆花。這可能是我下次要再到安平的一個理由啦!
同記安平豆花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433號
這裏也是台灣工業用鹽的最大產地。台鹽為因為晒鹽業逐漸面臨人力老化和工業成本不斷高漲的困境,在1988年開始全面採用機械器具來產鹽。
「七股鹽山」原本只是七股鹽場的收成,堆積而成的鹽堆,後因堆砌高大如山而得名。
此鹽山也是在台灣338年的晒鹽歷史上,最後一批產品。
開放時間:09:00~18:00 門 票:1) 徒步、乘用機車、腳踏車進入園區每人NT$50
2) 小客車進入園區,每輛NT$100,不另收取個人費用
3) 持有當日台灣鹽博物館停車場收據進入園區,每輛車NT$70 地 址:台南縣七股鄉鹽埕村66號 交 通:可由台南火車站附近或佳里站,搭乘興南客運班車往佳里,再轉興南客運往七股台區之班車,在「鹽山站」下車。 我們在15:15分離開七股鹽山,到隔壁的台灣鹽博物館。但得知門票收每位NT$130(HK$32.5)時,考慮到在場館內,究竟有什麼值得參觀的呢?最後我們放棄了入埸,不知道是否會有遺憾呢! 離開台灣鹽博物館後,我們曾花了一段時間,尋找位於七股潟湖附近的黑臉琵鷺觀賞亭,但始終也找不到。最後唯有放棄,走上高速公路,往高雄市進發囉! 因為明天的行程是在真愛碼頭乘船往一個島嶼名叫小琉球,所以我要確定明天的停車位置與收費。原來真愛碼頭有一大片空地,可以停車的。我也在購票的櫃台,問了有關的人員,確認了此地是可以停車的。但售賣船票往小琉球的職員已下了班,我們只好在明天上午08:30前,再到有關的櫃台購票船票往小琉球了。
我們只好到今天的住宿飯店高雄市統茂飯店Check-in,放下行理後,便到大遠百用晚餐及到誠品買台灣旅遊書籍。
我們在大遠百內的元氣咖哩用的晚餐不好吃,分別是
餐後到誠品成功地買了3本台灣旅遊書,到現時為止我在這間誠品總共買了6本台灣旅遊書。之後便返回飯店休息,結束今天的行程了。
[1451QQ今天共走了151公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