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日星期五【第六天】陽光普照、天氣炎熱
原訂行程:[苗栗] 大湖 湖畔花時間優質民宿 → [苗栗] 三義 勝興車站
→ 三義 龍騰斷橋 → [新竹]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
→ 新竹市 城隍廟 → 東門城廣場 → 新竹市古蹟巡禮 → 湖口老街
→ 新竹市。
住宿 – [新竹] 新竹市 迎曦大飯店
房型:豪華客房 台幣2,500元(港幣585元)不包早餐
實際行程:[苗栗] 大湖 湖畔花時間優質民宿 → [苗栗] 三義 勝興車站
→ 三義 龍騰斷橋 → 三義 木雕博物館 → 三義 木雕街
→ [新竹]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 → 新竹市古蹟巡禮
→ 港南運河風景區 → 新竹市。
住宿 – [新竹] 新竹市 迎曦大飯店
房型:豪華客房 台幣2,500元(港幣585元)不包早餐
因為昨晚很早便睡著了,所以今天06:00還未到便已經醒過來。下床到窗台前,輕輕把厚厚的窗簾微微打開,噢!原來外面的天色已很亮了,我還以為看看有沒有機會欣賞大湖的日出呢!
晨曦湖畔 一覺醒來時就可在湖畔旁欣賞到湖光山色,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湖畔咖啡座 湖畔小徑 湖畔餐廳 從另一個角度欣賞湖畔花時間民宿 寧靜的湖水襯托著含情脈脈的湖畔花時間民宿,另我有些著迷。 台式早餐 清醒後便覺肚子餓了,服務員跟我們說可以用早餐嗎?我說好啊!服務員又說在湖畔花時間,因為客人多為本土人士,所以早餐也以台式為主。如果我們不喜歡吃台式早餐,她可以為我們奉上西式早餐。我們說台式早餐好,因為除了來台灣,我們在香港沒有機會吃到台式早餐的。 出外旅行,尤其是自由行,就是要盡量融入當地的文化啊! 09:15我們便開車離開湖畔花時間,估不到未到達之前真的花了我們很多的時間,但住上了,我們花在這裏的時間又不多。 09:55便到達今天的第一個景點,三義 勝興車站。 先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一所勝興車站的來頭。 勝興車站建於1906年,原名「十六份信號場」,信號場在當時是專門辦理列車交會運轉的工作。 1930年為了滿足地方上的需求,客貨運輸也在這時開始營運起來,而且貨運尤為繁忙,因此將信號場改為驛站。 後於1958年改名為勝興車站。雖然勝興車站當時為三等的小火車站,但不要小看她,因為她是上下行列車交會的重要關卡,雖然只是一個「三等」小站,卻經常出現同時三列火車鬧烘烘地擠在站內,與站外寂靜的景象形成有趣對比。 後來因公路開通,貨物便改以公路運輸為主,所以自1983起停辦貨運,專辦客運。 但在1998年客運亦因客源短缺的問題而停辦了。 雖然這勝興車站已停用,列車亦不會駛進此站,但現在到勝興車站的遊客卻比以前為多。 大家看看有這麼多的單車客,而且還有新人拍攝婚紗的懷舊場景,還有好像我們的三五成群的遊客到訪呢! 這個紀念碑建於1955年,位於海拔402.326米,是台灣鐵路最高點。 已有90餘年的歷史的勝興車站 三義 勝興車站 勝興車站已於1999年經苗栗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 遊覽完勝興車站,便在車站外沿路走進三義老街,在差不多老街的街尾附近,看到有幾個面具,其中這一個是我熟識的老夫子。又看到格子上寫著『免拍謝喔!可戴著拍照。』我因此把老夫子面具戴著,拍了這一照片,我甚為滿意及喜歡。 三義[勝興老街] ─ 老夫子 三義[勝興老街] ─ 鬼頭仔 剛扒完老夫子,又來一個鬼頭仔,你又喜歡那一個造型多一些呢? 三義[勝興老街] 勝興老街是一條很短的街,就在勝興車的的旁邊。我記得勝興客棧、鐵路餐廳、十六份茶舖、月台茶棧等店舖都在老街的兩旁還經營著。 三義 勝興虎泉 聽說洗了位於勝興車站前勝興虎泉的水會帶來好運,所以我也................ 洗了虎泉水之後,便開車到下一個景點,龍騰斷橋。兩個景點之間的距離在開車來說是很近的。 由日本人建造,於1906年建成的龍騰火車橋,在1935年大地震嚴重損毀,不能修復。 在1999年台灣九二一大地震中,龍騰斷橋再度遭受無情的摧殘,車頭對著的橋墩再次被震斷。 原龍騰橋的橋面距離溪底50米。在建造橋墩時,特地從桃園鶯歌挑選了一座磚窯,專責燒製質地堅硬之磚塊。這些橋墩沒有用一根鋼筋,一包英坭,只用紅磚塊及花崗石塊建造。 從斷橋的頂部看,原有安放火車路軌的地方已經長滿了野草。 三義 龍騰斷橋 三義 龍騰鐵橋 這一張照片是站在斷橋的頂部向鐵橋拍的。 三義木雕博物館 三義木雕博物館是台灣唯一以木雕為專題的公立博物館,博物館以收藏展示木雕藝術精品為主,包括各國土著的民族木雕與台灣木雕藝術等。因為博物館內是嚴禁拍攝的,所以沒有照片看嚕! 這兩條小徑在今天應該是路的兩旁,滿佈著白色的桐花,但是,白雪你在那兒啊? 燙青菜 台幣30元(港幣7元) 我們開著車子沿著木雕街慢駛,就在金榜麵館前停下來,看看為什麼這一麵館可以有那麼多的食客。 抬頭看看,招牌是寫著客家麵、客家粄條。好就讓我們也分享一下這麵館的氣氛和麵食先。原來除了家麵、客家粄條,還是有牛肉麵啊! 雞珍 台幣25元(港幣5.9元) 雞珍乾當然是沒有那樣少啦!只是我們太貪吃而忘了拍照而已。 牛肉粄條 台幣65元(港幣15.2元) 這碗粄條及下面那一碗麵真的很大碗。粄條的質感是Q彈有嚼勁,至於牛肉我再不多講啦!台灣牛肉面,你沒有信心嗎? 牛肉麵 台幣65元(港幣15.2元) 金榜麵館午餐共消費 台幣185元(港幣43.3元) 吃飽飽後,開車離開苗栗縣往新竹縣繼續今天的行程。一個多小時後,我們便到達新竹市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 有童話故事 feel 嘛? 這座建築物就是玻璃工藝博物館啊! 我在這裏也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這玻璃工藝博物館的前世與今生吧! 這座建於1936年的建築物,原為當時日本皇族及高官往台灣巡視時的行館及宴客的地方。後來日本人撤出台灣就由美軍顧問團進駐,之後又成為台灣憲兵隊的駐所。 這玻璃工藝博物館是於1999年正式開館。 館內也是不可以拍攝的。我們今次到玻璃工藝博物館其中之一個目的是想看看如何製造玻璃,但是很可惜的是有關的場館今天沒有活動。 今次來到,也巧遇玻璃藝術嘉年華,但可惜的是現場示範表演節目例如實心雕塑及窯爐吹製今天也是沒有活動,要在明天下午才有。 還有,新竹動物園也在博物館的旁邊啊! 原來桐花是這樣的,怪不得台灣人叫作白雪啊! 在三義勝興車站、三義木雕博物館旁也看不到桐花,但就可以在新竹市看到。 這迎曦大飯店很值得介紹,她的位置其實就在市中心及有關的景點附近,但就是旺中帶靜。房間寬大、清潔和舒適。下次來新竹市,你不防也體會一下我的感受啊! 我們在飯店休息了大約一個多小時,便再次出動。先來個新竹市古蹟巡禮。 鄭氏家廟 在台灣提起鄭氏,相信大家也會聯想起鄭成功。但這鄭氏家廟與鄭成功是沒有關係的。 這鄭氏家廟是鄭用錫先生在清朝咸豐三年即1853年所建的。 那鄭用錫先生又是何方神聖啊? 原來鄭用錫是生於清朝乾隆五十三年即1788年,卒於咸豐八年即1858。鄭用錫先生於道光三年即1823年中了進士,他是第一名台灣籍人士中進士。 現時鄭氏家廟是不開夜參觀的,聽說只有在元宵和冬至時開放。 進士第 這進士第就在鄭氏家廟旁,當然這進士指的就是鄭用錫啦!這座第宅是建於清朝道光十八年即1838年。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了。 這進士第也是沒有開放參觀的。 張氏節孝坊 這節孝坊跟鄭氏家族也是有關連的。張氏節孝坊為表彰鄭用石的包弟鄭用錦的妻子張棗娘事蹟所建。鄭用錦生於1799年,於1820年娶張棗娘為繼室。1829年鄭用錦去世後,年僅二十九歲張棗娘獨自一人撫育三子,事親至孝,守節49年 。1866年題准建坊,並於1871年建坊於此。 蘇氏節孝坊 蘇氏節孝坊建於清朝光緒十六年即1880年,是為了表揚吳國步妻子蘇式的事蹟而建。吳國步為淡水廳儒士例贈文林郎,在淡水廳築磚石城時曾出錢出力,是當時的士紳之一,可惜英年早逝,其妻蘇氏矢志守寡,享年74歲。 因為只有兩個節孝坊可以隨意參觀,所以我們便登車再到另一個也適合晚上來看的港南運河風景區。 20分鐘左右便到達港南運河風景區,不知道是不是收費人員已下班,我們是隨意進出這風景區的。 港南運河風景區只是新竹市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其中之一個景點,那究竟這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內有多少個景點呢? 帆船運動公園、南寮休閒舊港、新竹漁港複合遊憩中心、環保休閒公園、新竹市苗圃、看海公園、環保教育館、海天一線看海區、港南濱海風景區、港南運河、金城湖賞鳥區、紅樹林公園、客雅水資源處理中心、香山濕地自然生態區、美山蔚藍海岸區、海山漁港、南港賞鳥區、南港半月型白沙灣、風力發電廠、五座自行車道特色大橋及南寮漁港至海山漁港藍色海路等景點,全區串連成帶狀行程,提供多元化、多面向的美食、美景、遊憩、運動及文化巡禮等休閒功能,為全台灣知名的觀光休閒點。 怎樣才好把這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走走? 建議你最好就是租自行車嚕。因為這裏有完善的自行車道,自漁港環保公園起至鹽港溪口南岸區,全長約16km,除有寬3.5米的自行車道外,更有1.5米的人行步道。大家不妨一起來體驗一下哦!
新竹港南運河夜景
今晚雖然未能踏單車把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逛一逛,但能夠在這個時段來這裏走走,享受一下微微的海風,也是一件樂事。
肚子有一點兒餓了,我們只好回市內找吃去。我們返回進士第隔壁的鴨肉許。
好一個日理萬鴨
鴨肉湯炊粉(小) 台幣45元(港幣10.5元)
炒鴨肉炊粉(小) 台幣55元(港幣12.8元)
我們還點了一碟青炒菜台幣50元(港幣11.7元)。
鴨肉許的鴨肉不是我預期的好味,鴨肉也切得很小塊。
黑貓包子
吃完鴨肉許,我的肚子跟我說還有空間可以儲存美食啊!
也就在鴨肉許的附近,看到有很多人在一間賣包子的門口排隊。為什麼這店名黑貓包的店舖可以有這麼多的人在排隊買包呢?我回港後才知道原來這店是新竹有名的包子店。
當時我也不例外,買了一個包來吃。先把包子打開,看看餡料是什麼東西?
包內是一大塊瘦肉,那餡料的肉是不是貓肉做的?
不再想了,吃了再算。吃了一小口,感覺是咬著一片有彈性與韌性兼備的包皮,再搭配拌上滷汁的大片肉塊,咬碎在嘴裏有滿滿的肉香卻不感到油膩,難怪黑貓包子有這麼多的顧客啊!
在網上查看資料時,才知道黑貓包並不是貓肉做的。只是當年賣包子的女老闆長得漂亮,才有「黑貓姐」之名,於是有人將她做的點心稱為「黑貓包」。
據說黑貓包原是宮廷內的小點,清廷垮台之後御用點心師傅流落到台灣,機緣之下傳給黑貓姐,才成為新竹市的著名小吃;其實黑貓包就是福州包。
食完包包,我們便回飯店休息去了。
行程中第三次入汽油[也是最後一次]台幣500元(港幣117元) 汽油消費:850 + 579 + 500 =台幣1,929(港幣451.8元) [今天0582NN走了128Km,共走了944K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