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Day 5 of 9 花蓮 [吉安 ─ 豐濱]

2009年6月3日星期三【第五天】天色晴朗、海面大浪


原定行程:金澤居 → 壽豐鄉文史館 →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 石梯平(海鯨號 ─ 賞鯨 + 夜釣南魷) → 花蓮豐濱 。


住宿:花蓮豐濱藍色珊瑚礁 (包早餐)


房型:海景雙人房


房租:台幣2,000元[港幣480元]兌換率以1:4.17計算


實際行程:金澤居 → 壽豐鄉文史館 →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 石梯平(海鯨號 ─ 賞鯨 + 夜釣南魷) → 花蓮豐濱 。


住宿:花蓮豐濱藍色珊瑚礁 (包早餐)


房租:台幣2,000元[港幣480元]


 



      


昨天吃的是台式早餐,今天是西式早餐。如果你無特別的要求,金澤居提供的早餐將會是台式、西式,隔日供應的。


不知何解,在台灣吃的三文治,總是很新鮮的,今天在金澤居吃的三文治也絕不會例外。這西式早餐分別有美味濃湯、三文治、火腿、炒蛋、新鮮生果及香濃熱咖啡。


民宿主人再三跟我說,早餐要吃飽啊!如不夠吃,最緊要說出來,是可以添吃的啊!大家別看我這麼肥大,我吃的份量跟我的身材是不成正比的,如你不相信的話,大可以請我吃一頓飯便可得到證實的了。


 


    


金澤居餐廳


食飽飽後,我們便跟民宿主人道別,在08:20離開金澤居,展開今天的陸、海行程。

我們沿著台9線往台東方向走,約30分鐘左右,便到達壽豐鄉。


 


   


昔日豐田村警察派出所,現在是壽豐村文史館。


 


              


文史館前的舊農具


 


   


拼布地圖


為什麼壽豐鄉會成為我們今天要到的地方呢?


理由不是因為這裏出產有名的黃金蜆。


真正的原因是壽豐鄉豐田村是日治時候,在台灣規模最大的日本人移民村。


從未到過日本的我,希望可以在這裏看看現時仍遺留著典型日本鄉村規劃 ─ 方格子式的道路建設及日式的建築物。


文史館實為當時的警察派出所,館內除了展示各式舊農具、老照片外,也有拼布媽媽班的作品展售,牆上掛著一幅一幅的故事拼布,描述著當時豐田村居民的故事。原來當時這日本移民村有日本移民826人,共計177戶。


 


          


文史館附近的山豬


 


         


由這鳥居直入便是當時的神舍,現時的碧蓮寺。


 


       


日式石燈


在前往碧蓮寺的路上,見到有鳥居、石燈籠、石狗等神社遺址。


 


  


碧蓮寺


碧蓮寺的前身是豐田神社,在1946年12月才改稱碧蓮寺。


日本人在此設立神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期望從日常生活中培養人民敬神崇仰的精神,是國家教化的重要機制。


因為太陽實在太猛了,我們沒有在碧蓮寺逗留多久便返回車上。我們感覺在夏天遊台灣,陽光實在是太磨人了。


在壽豐鄉,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去尋找醫生的家、移民指導所等當時的建築物,但就是總找不到。


另外,我希望台灣旅遊觀光局及花蓮縣政府能在有關的景點提供更清晰的指示路標,將會有助更一步促進台灣的旅遊業。


離開壽豐鄉,我們仍沿著台9線往台東方向走。開了大約也是30分鐘的車程,便到了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交通路線圖


1961年是林田山伐木的全盛時期,當時在這裏聚集了約四、五百戶人家,約有二千多人居住於此。但在十多年後,因為環保意識的抬頭,使林業日漸昔微,靠生產木材而興盛、繁榮的山城小鎮,也就逐漸地沒落。曾有台灣檜木之鄉之稱的林田山,在1987年已經停止伐木,林田山的人口也隨之外流只剩下幾十戶人家了。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平面圖


把車子停好後,我們便先參觀機關庫。


 


        


機關庫內運送木材用的蹦蹦車


 


      


蹦蹦車的內部


 


      


這日式建築物是當時的員工宿舍,現在已改為文史工作室。


為了保存社區生活的記憶,當地居民和林業工作人員組成了文史工作室,蒐集相關的資料,成立了這林田山文物館。


 


    


林業文物展示館


這林業文物展示館原本是放置林場工作機械器具的倉庫。


展示館的開放時間:早上九時至十二時,下午一時至五時。


免費入場,逢星期二休館。


 


       


展示館內部一角


在展示館內,亦有以下的懷舊展示。


 


             


這些懷舊黑膠唱片,有多少你是曾經聽過?有多少位歌手你是認識的呢?


 


       


錄音機


 


       


收音機,80後的朋友有看到過嗎?


 


         


你有沒有覺得很有趣,為什麼如此差劣,也會得到獎狀呢?


原來頒發此獎狀,是為了鼓勵未能達標者,更加努力。


 


          


原公共食堂的木雕館


原本這公共食堂是專為解決遠道來到林田山的單身漢三餐而設。


 


      


景緻優美的旭東亭


 


      


清優的場長宿舍


 


            


昔日的森林鐵道


 


          


從旭東亭眺望原課長宿舍的旅遊服務中心


這旅遊服務中心除了提供旅遊服務外,也設有咖啡館,供應咖啡及簡餐。


 


  


從旭東亭下望日式宿舍


 


    


康樂新村遺址


在1954年,為了解決員工住宿的問題,在原墳場的山坡地,搭建了兩棟房舍,名為康樂新村。林田山文史工作室在1999年把牌坊重建,但在2001年卻在一場火災之中被焚燬。


 


      


中山堂


從前的中山堂可以說是一個地區會堂,村民可以在這裏會舉行畢業典禮及舉辦戲劇表演等。


 


                


在最繁華的60年代,林田山已購置了兩部電影放映機,當時每星期會放映2至3場免費電影。


 


     


中山堂內部                   


現時中山堂會不定期播放林田山的生態和歷史介紹影片,今天我們有沒有緣看得到?答案是沒有呀!


 


      


有林場,鐵路,當然就是不能缺少的。


在林田山林場,早期的木材運輸靠的是架空索道和高山鐵路。後來才演變使用大卡車及森林鐵路。


 


                  







 


日式員工宿舍


當時所建造的員工宿舍為日式木造魚鱗黑瓦房屋,部份房屋現時仍有居民居住。


 


        


路邊波斯菊花海


在路邊欣賞完及拍下花海後已時值中午,是時候吃中餐了。在台11線右轉入林田山時,已經在路口看到寫有滿妹豬腳的小店。當時想有機會的話要一嘗台灣的豬腳跟香港豬腳有何分別。


 



  


原來這滿妹豬腳也不是一間小店,佔地實在也不小,單從所提供的免費停車位置推算,我想幫襯的客人也著實不少。


 


  


醸肉苦瓜湯(大) ─ 台幣100元(港幣24元)


 


         


滿妹豬腳(大) ─ 台幣450元(港幣117元)  + 白飯 ─ 每人台幣10元(港幣2.4元)


 


   


滿妹豬腳(大) ─ 台幣450元(港幣107元)


招牌菜,皮Q肉嫩,先炸後滷所做出來的滿妹豬腳,一點兒也不覺油膩啊!食落津津有味呀!


 


        


高麗青菜 ─ 台幣100元(港幣24元)


是日午餐共消費台幣590元(港幣141元)


我們先把行李存放在藍色珊瑚礁,然後便往石梯坪走。


因為已約定海鯨號船長於13:45在石梯坪海鯨號報到處報到,所以我們在飲飽水,食飽飯後,便開車向石梯坪進發。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我們在2008年也曾到過石梯坪?也曾到過海鯨號報到處?


但那次是因為颱風剛過,海面風浪太大,賞鯨船因此而不能出海。今天真高興,我們終於可以出海啦!


 


             


我們準時在13:45到達石梯坪海鯨號報到處。船長跟我們登記及繳交有關的款項後,跟我們說還需要稍後,因為還有一小班學生還未到達。


 


    


石梯坪漁港


 


        


海鯨號報到處的木雕


 


      


後面的那一條是飛魚標本


 


          


飛魚標本


 


         


魚標本


 


     


很可發的曼波魚(返車魚)標本


 


          


出發囉!


今天在船上除了有一班學生外,還有一位來自香港的朋友,DOLTHINGIRL。她是住在海鯨號附設的民宿內,也是跟我們一樣是參加了日間出海賞鯨,晚上出海釣南魷的。


 










                   

好開心呀,出發囉!






             


在賞鯨船上,大浪ing






                 


鬼頭刀也跳到賞鯨船上


 




           


船員用义把風頭刀從水面搬到船上


 


          


很生猛的一條鬼頭刀


 


           


大家看看,這條鬼頭刀真不小啊!


大家抱著很大的期望能在今天這個旅程看到鯨魚及海豚,究竟我們的願望是否能實現呢?


我們大約在14:35便正式出發,當賞鯨船剛離開石梯港便即時感受到海面的風浪是何等的大。我們便笑言如果去年在颱風剛過,而又有船肯送我們往賞鯨的話,真不知道可不可以安全返回陸上。


船開行了大約一個小時,但鯨魚及海豚的芳蹤仍是杳然。船長在擴播中說他會努力尋找鯨魚及海豚,請大家耐心等候。


大約在15:50左右,船尾傳來喝采聲,原來有船員利用賞鯨船開行後的空檔,放下魚餌來釣鬼頭刀,而真的是有一尾鬼頭刀上釣。


我們是第一次親眼看到一尾大魚從海裏上釣的過程,儘管這尾大魚不是我們自己釣,但感覺是無比的興奮啊!


 



興奮過後又歸於沉悶,因為還沒有魚兒的影子啊!


還好我們幾個是經得起風浪的考驗。可憐有幾個小學生,不時把體內製造出來的大量流質的魚餌,從口中狂吐至海裏。真的很替他/她們難過啊!


最後船長又發出擴播,宣佈因為海面的風浪大而雷達又長時間沒有探測到有大魚,所以唯有放棄搜索,回航到石梯港。


大約在17:00左右,終於回到岸上。船長在報到處給了我們每人一張明信片,名信片的背面寫著『鯨豚蹺班,下次再來』。


意思是因為出海時看不到鯨豚,所以可以在下一次再參加有關的活動時,憑此咭可以用台幣300元再次參加賞鯨豚活動。


好,就下次再來吧!


因為時間已不早了,夜釣南魷的節目將在18:30上船出海,所以我們趕緊往就近的地方,把晚餐匆匆吃了便要趕回可梯坪啊!


今晚吃的晚餐非常簡單。


 



    


川燙過貓 台幣150元(港幣36元)


肉燥飯 台幣40元(港幣9.6元) x 2


什錦麵 台幣80元(港幣19.2元)


今天晚餐共消費 台幣310元(港幣74.3元)


我們在18:30以前便返回石梯坪等候上船,釣南魷的船不是下午的賞魷船,原因我相信是兩者的設計有所不同。


釣船也是很準時出發,這一團總共有7個人。除了我們4人及在下午認識的香港朋友DOLTHINGIRL之外,還有一對台灣夫婦。


釣船行了大約30~45分鐘便停下來,船長說把釣具分給每一個人。並教導每個人如何使用釣具及釣南魷的技巧。


其實釣具是一枝釣竿,但釣竿的攪動輪跟一般釣魚的的釣竿大很多。釣鈎是類似香港釣泥鯭魚的八爪鈎。釣法很簡單,只雖將釣鈎拋在深海裏,等待魚絲放盡後,然後慢慢回收。如好運的話,大南魷就會自動扣上你的釣鈎上啦!是不是很容易呢?


你只要能克服在漆黑的環境中,坐在顛簸不定的釣船上,便有機會享受到釣大南魷的樂趣啦!


開釣不久,台灣夫婦首先有南魷上釣,Yes,好兆頭。


 


         


全場釣得第二最大的南魷


這是在開釣後約30分鐘上釣的第一尾大南魷,很重的啊!由深海裏把牠攪上來,也要費上一段時間,手也累了。


 


        


全場釣得第二最大的南魷


 


     


全場釣得最大的南魷


約35分鐘後,釣得全場最大的大南魷出場,全船人興奮心的情也推至最高點。但最後在多釣兩三尾後就再沒有魚訊,而且時間也已經差不多,船長宣佈要回航了。


上岸後,各自找回自己所釣的大南魷,當然是跟這些大南魷先來個合照。


 


                              


全場釣得最大的南魷


 


                


全場釣得第二及第三最大的南魷


 


   


我們四人所釣得的南魷


 


       


這些南魷就是我們一團人的戰利品啊!


 


  


是有專人把釣回來的大南魷洗乾淨的。


 


      


灼熟後的南魷,全都不是我們自己所釣的戰利品。原來我們的戰利品是留待明天的釣友吃,而我們吃的是昨天釣友的戰利品。


 


  


除了有大南魷之外,還有煙燻飛魚啊!


在品嚐南魷及飛魚的同時,一七名團友也興高采烈地談天說地,大約在21:30左右大家才散席各自回自已的住處,結束了這一天花蓮海上之旅。


 


 


今天不需要入汽油

總汽油消費:台幣2,124元(港幣509.3元) 

[今天 4419PP走了136Km,共走了783Km]


 


東南台灣九天之旅行程編


Day 1 of 9 香港 ─ [宜蘭]礁溪


Day 2 of 9 [宜蘭]礁溪 ─ [宜蘭]大同


Day 3 of 9 [宜蘭]大同 ─ [花蓮]吉安


Day 4 of 9 [花蓮]吉安


Day 6 of 9 花蓮 [豐濱] ─ 台東 [台東市]

Day 7 of 9 台東 [台東市] ─ 屏東 [恆春]


Day 8 of 9 屏東[恆春] ─ 屏東[墾丁]


Day 9 of 9 屏東[墾丁] ─ 香港